多才多艺的青年志士革命界里的"诗人"
作者:wangjinmei 发布时间:2019/4/8 9:11:01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率:
王尽美擅长赋诗填词,俨然一位蜚声革命界的"诗人"。
王尽美写诗直抒胸臆,激励自己为中国革命奋斗不止。十月革命以后,中国正酝酿着新的革命高潮,少怀远大志向的王尽美亦觉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气息。他决定远离家乡,到文化发达、消息灵通的大城市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1918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早晨,王尽美背起简单的行装,依依不舍地告别饱经风霜的祖母、母亲和刚刚结婚不久的妻子,踌躇满志地奔赴济南。在临行之前,他登上村前的南岭之巅,眺望着家乡的河山,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诗句,"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表达了自己在踏上新的人生征途之际,对不平等社会的无比愤懑和改造现实社会的远大志向。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使王尽美受到很大的教育,使他的革命思想更加进步。会后他情不自禁地作了《肇在造化--赠友人》一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抒发了自己为解放 全人类实现尽善尽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激情,并将名字改为"尽美"。
王尽美不仅写诗畅抒胸怀,而且写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宜传革命思想。有一次,他到省立一中伙房中去,同伙房工人攀谈。在攀谈 中,王尽美了解到炊事员老王由于家庭困苦而终日忧愁,于是就循循善诱地给他讲解苏联穷人如何翻身作主人的道理,并在老王的扇子上题了一首诗,"为何贫困并非命,乃因世事太不公。如把脑筋肯放开,天下大事无不成。"这给了老王极大的精神鼓励,为其僵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王尽美的影响下,老王后来到博山煤矿当了工人,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了纪念王尽美对他的教诲,他在矿上改名为王开成,意思是一个人思想开放了,以恢宏的气魄去奋斗,万事皆会成功。除了深入群众亲自启迪革命思想外,王尽美还在刊物上刊登自己的诗作宣传革命思想。1922年7月9日,王尽美创办了《山东劳动周刊》,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的机关刊物,由王尽美亲自担任主编。王尽美在上面刊登了自己亲作的一首诗:"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劳工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这首诗反映了工人生活的困苦情况,激励着工人为争取自身的幸福和自由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