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些党建经验,从山东走向全国
作者:wangjinmei 发布时间:2016/11/2 13:28:53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率:
1921年,先行者王尽美邓恩铭从南湖取回火种,播撒在齐鲁大地。 95年来,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党组织扎根群众,开枝散叶,挽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成为山东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和砥柱中流。 9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既是山东工作的一个品牌,也成为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一批过硬的党建经验走出山东,叫响全国,这也是山东对全国党建作出的重要贡献。 本报独家梳理一批走向全国的山东党建经验,彰显信仰的力量,以此纪念建党95周年。 党性教育: 红色培训品牌叫响全国 临沂是革命老区,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红色资源丰富。临沂市着力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学习和践行沂蒙精神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独具沂蒙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红色培训品牌叫响全国。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和160余家省级机构在临沂设立了教学基地,累计承接国家部委、省内外各类班次3000多个,累计培训学员17.8万余人次,参训人员遍布全国各地。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运行以来,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是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中组部首批确定的全国13所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的挂牌校外教学基地和“公务员公仆意识教育基地”,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合作共建教学基地,参训人员的地域范围遍布全国各地。 政德教育: 传统文化融入政德教育 济宁坚持经世致用、文以化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干部政德教育,致力于打造全国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国家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 济宁是孔孟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理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干部政德教育方面走在前列。济宁专门设立了干部政德教育学院,集聚了一批儒家文化研究、教学和交流传播的专家学者,打造了孔子研究院等儒学高端研究交流平台。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也联合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济宁打造儒学人才高地。济宁加快建立健全干部政德教育培训体系。济宁还在曲阜市规划建设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投资6亿多元,一期工程计划今年8月底前交付使用。 目前,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已拓展到省级,走向全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中长期班次先后到济宁开展政德教育培训。2015年共承接省内外各类政德教育培训班次94期,涉及全国11个省份,培训学员5621人。今年以来,已承接培训班次106期,培训学员5935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还多次安排斐济、越南和非洲多国的领导干部培训班到济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培训。国家行政学院、山东行政学院分别在济宁设立了现场教学点和政德教育基地。
农村党建: 里程碑意义的莱西会议 199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委联合在青岛莱西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即“莱西会议”。 会议总结和推广了莱西市(原莱西县)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经验,从理论、政策和制度上,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所削弱的形势,莱西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为主要内容的“莱西经验”: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整体功能;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搞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设,启动内部活力;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搞好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增强村级凝聚力。 “莱西会议”以来,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青岛、莱西继承与发扬“莱西会议”精神,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认真研究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科学化水平,努力构建“三体系一机制”工作格局,即核心突出的组织体系、充满活力的自治体系、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和权责清晰的责任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第一书记: 实现党建和扶贫深度融合 2012年以来,山东省委着眼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夯实基层基础,在全省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这一做法实现了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服务脱贫攻坚、培养锻炼干部的新路子。 目前,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已经实行了两轮。第一轮帮包期为3年,到2015年4月份结束,第一书记一年一轮换,全省各级共选派2.4万人,帮包了工作薄弱的2.4万个村。2015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继续选派第一书记的决策部署,第二轮省直194个单位共选派了609名第一书记,帮包609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从省直单位新选派3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到有省派第一书记的34个县(区)挂职党委副书记;从省委组织部等10个单位,各选派1名处级干部,组建第一书记工作队,到东平县实施库区成方连片党建扶贫。目前,全省各级共有在岗第一书记10022名,实现了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全覆盖。2014年,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到山东视察调研,指出要把第一书记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性安排。2015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对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作出了安排。 城市党建: 打造区域化党建范本 在传统社区党建中,由于社区党组织与驻地单位党组织之间互不隶属、条块分割,难以协调沟通,往往是“有事上门找,无事不往来”。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驻地单位之间的党建服务资源重叠浪费,不能有效整合利用。针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济南市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首先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优化组织设置,即着力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着力深化网格化管理,着力加强楼宇和园区党建工作,加快构建区域统筹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目前,济南中心城区建立“大工委”和“大党委”的街道、社区,已占到65.5%和83.2%。 以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楼宇和园区党建工作为着力点,济南市始终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抓,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特别是从省会实际出发,以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6月14日至15日,全省城市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场会在济南市召开,济南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经验成全省范本。而在此前,省内外多个地市就区域化党建工作前来考察交流,济南经验也为他们提供了诸多借鉴。 企业党建: 党建是精神财富更是生产力 在山东的企业中,有这样一批身影,他们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带头人,也是人心稳定向上的定盘星,这里面有“书记大姐”,有“金牌工人”,也有独爱当“书记”的民营企业家……山东企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了一系列光辉榜样,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提起小鸭就不得不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小鸭集团党委书记李淑敏。在小鸭集团,1.3万多名职工中有多少人得到过李淑敏的帮助,谁也说不清。在泰钢职工心中,也永远住着一位好书记。身为民营企业家,王守东不习惯别人叫他“王总”,他说我是党的人,我的职务是书记。在泰钢,重大决策要上党委会,党支部建在每个单位,党小组建在生产一线。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身上,我们更是看到了共产党人不畏劳苦、勇于钻研、争当表率的干劲。 抓党建,山东企业从不含糊,以点带面,一个典型带动一片队伍,成为山东企业党建工作铺开的重要方式。党建不仅是精神财富,还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企业发展过程中才能找得准方向,山东出品才能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撰稿:王洪涛 吕光社 薄克国 赵君 晁明春 陈晓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