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铁流和纪红建的报告文学新作《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
作者:wangjinmei 发布时间:2016/10/29 15:26:38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率:
铁流和纪红建的报告文学新作《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是一部扎根大地、拥抱历史、情系老区人民的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感人至深的力作。作家深入沂蒙老区,倾听历史的回声,为那些被忽略和遗忘的普通基层党员立传,寻找那些散落在山间大地上的红色基因与红色精魂,书写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红色传奇。
散落山间的红色基因 《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 铁流、纪红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追寻红色精神 沂蒙老区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为重要的三大根据地之一。四百多万沂蒙人民以其天生的勤劳和勇敢,以其莫大的牺牲和奉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民谣说:“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样的场景在战时的沂蒙更是司空见惯。沂蒙老区的党员虽然大都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敢于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信仰。 然而,截至2014年,沂蒙老区莒县建国前老党员仅剩下1058人,随着他们的纷纷离世,挖掘和记录他们的事迹,保留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就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铁流和纪红建通过对近百名新中国前老党员的实际调查、采访,以“口述史”的方式不仅完整再现了王尽美、宋寿田、宋平等莒县籍著名党员的革命活动,也细致地展现了王德荣、王秀娥等一大批莒县籍农村老党员的不平凡事迹。他们的事迹既充分显示了成千上万的农村党员对推进沂蒙根据地建设与发展所起到的主力军作用,也生动诠释了忠诚与信仰对于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革命胜利的核心密码 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沂蒙老区可谓乡土中国的缩影。这里山山相连,交通闭塞,生产落后,乡里乡亲依靠自然的情感与伦理结成松散的民间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种格局。党带领老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重新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勤劳、朴实的沂蒙人民死心塌地地跟党走,党、军队与老区人民结成了新的稳固的共同体。这是纯真情感、淳朴民风和新式政治的凝结。沂蒙人民省吃俭用送军粮、做军鞋,舍家别业支前线,创造了我党我军革命战争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生活多么拮据,他们都始终坚定着跟党和八路军走的勇气和信心。 为了保护《大众日报》的正常运转,共产党员张树贵带领一家人冒死保护,鬼子当着他们的面,摔死了他大娘的孩子,全家人也咬紧牙关,没有泄露党的机密。十九岁的闵瑞香结婚第二天就送郎参军,丈夫牺牲后,她把上级部门每年下发的烈士补贴一大半给了村级集体。张树贵、闵瑞香的英雄事迹是沂蒙老区万千共产党员群体的缩影。他们以血肉之躯见证并参与了社会解放与革命的整个过程。他们的事迹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世界里隐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核心密码。 “红色群落”中的女党员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其实,沂蒙革命老区的哪一场战役不是老百姓用车推出来的呢?一场战役,全民动员,男女老少齐上战场,部队到哪,他们就到哪。在革命战争年代,各级党组织还特别重视妇女工作,不仅大量吸收农村妇女入党,还颇为重视她们在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薛贞翠入党后,带头抛弃女人裹脚的恶习,没白没黑地做军衣、军鞋,与民兵一起伏击鬼子,还自己发展了三名党员。卢翠秀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她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打鬼子,受父亲影响加入党组织,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为此上了地主“暗杀团”黑名单。“文革”期间,她拼死保护革命干部的档案材料。担任村支书60多年,她一心一意为民办事,全心全意为集体发展奔波,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卢老妈妈”。 她们仅仅是这个“红色群落”中女党员的优秀代表,还有成百上千的事迹需要被重新挖掘。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本书作者在写法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即主要以主人翁的“口述”为主,声音、腔调尽可能地以原生态呈现。作者除了向读者做必要的背景交代和方言土语的解释外,一般不轻易做主观评价,一切都由读者去裁判。这样,作者和读者一同变成了故事的倾听者。尤值一提的是,文中原汁原味的沂蒙方言,经过作者的加工和转换后,以其特有的韵律、节奏,尽显地方神韵和人物性格特质,一下子将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所挖掘和呈现的这些被称为“红色群落”的农村党员群体是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处于基座部分的党员虽然文化素质不高,但他们以朴素的信仰所演绎出的传奇故事却影响深远。两位作者通过深入挖掘被历史尘封的往事,为这些隐没在乡间的耄耋老人立传,这是非常及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史料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举措。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5日 10版)作者:吴义勤 |
|